Nov.03.2015 Tue. Day 4 上篇
來北京長城、故宮是必訪景點,為了怕故宮看不到(因為傳說中已開始控制遊客流量),先向北京同事打聽,得知故宮90週年現正展出清明上河圖 ,她好心說可以幫我網上訂票,但我去的這期間,她又出差不在北京,為免擔心取票及如何給她錢的問題,只好另找辦法。好在背包客棧真是自助旅行的好朋友,很多人都說不需要在網上先買,現場買很快,只是要記得帶台胞證,而且我還找到秘密通道
早上在飯店吃了早餐,主要是要介紹左上咖啡色的那東西,是裸燕麥做的,像蜂巢一樣,沒有好吃,但蠻特別,至少台灣沒看過
8點就出門,我是想在故宮一開門就衝進去
一早路上就堵車,我要住這,真的要瘋掉
決定用走的到天安門廣場,1.3km,要走18分鐘還只是到天安門東的地鐵站
真想騎它個U BIKE
由路面走不通時就要走地下道 (人很多那邊就是地下道路口)
一接近天安門,就看到滿滿人龍,都是團體客
團體客的安檢跟個人的有分開,個人的人潮還好 (看到安檢人員還會把遊客的保溫瓶打開來聞)
過安檢完,右手邊就是國家博物館(另外還有首都博物館,當初也有想去,但這次來的時間很趕,只好放棄)
行軍
遠遠就看到天安門啦
但過不去哦,請再次走地下道 (會經過地鐵站)
一出地下道,請勿再傻傻往前走
旁邊這個勞動人民文化宮是關鍵,抄小路就往這頭去,因為大部份遊客都是從天安門廣場進入故宮
勞動人民文化宮是要收門票,所以沒人會想走這裡,但看到它九點才開,正當疑惑時,窗口小姐問我買票嗎?所以8點多其實已經有開囉
付個2RMB當過路費
裡面都沒人
遇到練太極老人,想留下來多拍幾張,但時間來不及
這裡的樹長的很奇特,叫做鹿形柏
一級古蹟應該不能這樣停車在裡面吧
遇到厲害的樹
明成祖親自種的 (故宮為1420年落成),這樹都超過590年
特別的感覺,在明成祖種的樹前面
旁邊就是太廟 (皇室的祖廟) 皇帝登基、大婚、出征、回朝,都要在這裡祭祀祖先
太廟這頭的出口就是故宮的午門入口
不妙~ 此時已超過8點半,剛在太廟東看西看擔誤,有點晚到
趕緊去買票,果然跟網路上說的一樣,窗口很多,買票很快
11月起是淡季門票 40RMB (旺季 60RMB)~ 11月來北京真是划算
偌大的故宮不借個語音導覽怎麼可以
排隊時也會有私人的人工導覽在旁邊拉客,人多可以試試
也有閩南話
耳機式,它自動感應播放,而且只能聽一次
帶著興奮的心進入
滿心都是雍正王朝 (不好意思沒看過步步驚心,所以我心目中的四爺永遠只有唐國強)
首先先衝特展,就是北京同事說的清明上河圖
就在武英殿,但我問了路邊的警衛說清明上河圖是往這走嗎?她冷冷的說,已經撤了 (((心碎 )))
武英殿有名的原因是多爾袞當年在這裡辦公,還有康熙擒鼇拜也是在這裡
雖然從人潮就可以知道警衛所言不假,因為真的展出清明上河圖時要排五個小時,這到門口都還沒人龍.....
一進入後,還是人不少,只好呆呆跟著排,也不知道前方在看啥,為何都沒什麼前進,只能一直盯著眼前蔡襄的書法....200m的路線,排了40分鐘
排到後面沒耐性,才知道,還真的是只有蔡襄的書法,大家看著不走,是什麼意思,倒是雍正這書法不用排啊~ 字好美
門口有一紀念品店
為了可以蓋章而買了明信片
因為沒蓋好而叫了出來,驚動旁邊的男生,他說那個章有問題,他也失敗又重買一張新的,故意跳過那顆大的.....
離開這沒啥看頭、動線又差,還好不用另外花錢的石渠寶笈
第一次來的人應該在腦海中不斷想像雍正王朝或是任何一個清劇的場景吧
開始往太和殿前進,會先經過太和門
太和門為明朝永樂十八年建成,為明清二代,24個皇帝的皇宮 (清朝有重新整建)
這裡有賣故宮護照
我當然是沒有買
發現一麥克風頭
每個門到殿之間還間隔著很大的廣場,古代人要走好多路哦
雲龍石雕,上面有九龍戲硃
龍在這裡
太和殿為整座故宮最大的宮殿為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公佈進士榜單都在這裡,明朝時叫皇極殿,清順治始名太和殿
萬年龜銅像
因為太和殿是進入紫禁城後第一個宮殿,遊客都會在此大拍特拍
擠滿人,無法靠近,只能從側邊看龍椅 (雍正王朝不是真的在這裡拍的啦)
就已經人超多,還有人可以在此作特殊儀式
不知道他們在幹嘛,但可以去天壇那邊嗎?這裡又不是廟.....
太和殿之後為中和殿
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的地方 (是可以叫後台嗎XD)
每個殿都會看到這個大銅缸,是用來儲存消防用水
話說是乾隆的愛臣和坤統包的,把它弄的跟金子一樣,但其實是銅做的,結果八國聯軍打進來時,也以為是金的,但發覺重的不合理,才發現其實是銅製的不值錢,而放棄搬走 (聽路邊旅行團導遊說的)
中和殿人潮沒有剛太和殿恐怖,可以拍到中間大廳
再次遇到作法的 (是薩滿儀式?)
回頭看著廣場,想像當年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靠近乾清宮這頭有特展
另外花錢進來,主要是裡面有九龍壁及珍妃井
九龍壁為乾隆改建寧壽宮時順便做的
山西大同及北京北海公園也有九龍壁
但這裡的九龍壁永遠都是最有人氣的啊
跟瀋陽昭陵一樣有水龍頭 (只是昭陵的真的是在排水用);重溫瀋陽篇請點我
此為乾隆退位後,舉辦千叟宴的地方;另外慈禧慶祝大壽也辦在這裡
皇極殿
皇極殿簡介,慈禧太后六十、七十大壽都在此辦
寧壽宮為文物陳列室
皇后的頭冠
皇宮中的奇樹也不少
迴廊
樂壽堂
發現大家正對著一顆石頭拍照
原來是玉石
耗費六年把大禹治水的故事刻在上面
離開樂壽堂遇到貓咪
這就是自助旅行的好處,想玩貓就停個20分鐘摸個過癮再走
願意讓人抱耶~~~
珍妃井
小的不合理
裡面有珍妃照片 (當時照相技術已傳入中國,珍妃還買了相機讓人拍照,是中國第一位有相片的妃子)
宮中的城牆好高
逛到這已接近尾聲,但剛因為參觀九龍壁而沒看仔細的乾清宮,我決定回頭再看一次
乾清宮原為皇上的寢宮
自雍正皇帝開始移往養心殿,乾清宮就變成皇上處理朝政的地方,正大光明匾額就是戲裡看到把繼承人的名字放在後面,武功高強會輕功的高手就跳上去把它拿下來偷看
乾清宮西面是皇室寢宮
前往養心殿,結果休館
坤寧宮,明代的皇后就開始住在這,清順治時仿瀋陽清寧宮重建
裡面不像瀋陽的清寧宮可以進去,只能隔著玻璃拍,玻璃又很霧不清楚
阿公背著不符人體工學的背巾,帶著孫子一起來故宮參觀~ 好辛苦啊
儲秀宮是明清妃嬪居住的地方,慈禧當年剛進宮就是住在這裡
慈禧五十歲大壽時又重新整修,搬回這裡住 (附帶一提慈禧五十歲時清朝割讓琉球,六十歲時割讓台灣)
後宮住的地方離的都蠻近的,不像戲裡演的那樣好像離皇上很遠,翊坤宮是貴妃住的
最前頭是軍機處,也是雍正王朝裡最常與怡親王、張廷玉恰談公事的地方
再繞回乾清門
乾清門為皇上聽政的地方,跟電視上演的不同,我以為官員是在室內的乾清宮稟奏,原來是有事要講的人就輪流站到台前,然後再下去 (但其實只有康熙才這樣,後面的皇帝不在這聽政)
日晷 (以前沒有手錶,陰天也無法知道幾點了吧)
在乾清宮的東側休息
已經下午一點多,才吃自己帶來的蘋果
故宮裡賣的便當
從西六宮離開 (這好像劍雨,轉輪王公公要被發現的場景)
御花園的樹
御花園滿滿人潮,居然被我看到帥哥 (是索爾本人嘛?)
延暉閣為皇上吟詩賞景的地方
每三年一次的選秀女也在此舉行
最後出口就是玄武門 (神武門)
這裡其實才是故宮博物院正門,但大多遊客還是從午門進入
歸還語音導覽
居然又遇到帥哥 (他根本跟電影明星一樣)
神武門的對面,就是煤山,也是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地方,目前為景山公園
從這頭出來,交通非常不便
四週是護城河
原本今天只安排這個景點,看來時間還有,可以往下個目的地前進
但此處僅有公車,阿六國現在也有劃線排隊的觀念
高德地圖查詢後,即將搭公車前往下一個景點,天壇。待續